職業病危害因素: ①生產性粉塵:電焊煙塵、其他粉塵 ②化學有害因素:甲醛、硫酸、二氧化硫、氫氧化鈉、碳酸鈉、二氧化碳、甲醇、鹽酸、丙酮、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氨、硫化氫、錳及其無機化合物、臭氧; ③物理因素:噪聲、高溫、工頻電場、電焊弧光。 此外,生產環境和勞動過程中還存在視力緊張和長時間不良體位等有害因素及DCS自動控制過程產生的視屏作業。 檢測結果: 根據調查,類比工程各崗位工種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除均空壓冷凍工接觸的噪聲聲級強度超標外,其余各崗位作業人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均能夠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建設單位后期應注重空壓、冷凍崗位加強防噪設施設置及個體防噪聲用品的配備。 根據擬建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風險等級結論,其職業病危害因素風險等級主要為可忽略風險、低風險及中等風險,其中甲醛、硫酸等職業病危害風險特征等級為中等風險,故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職業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