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結論: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飛毛腿電池有限公司飛毛腿電池工業園(二期~四期)基建工程及年產1.8億片電源保護產品產業化項目應屬于C35專用設備制造業分類下的C35-356電子和電工機械專用設備制造;依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目錄》相關內容,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為嚴重,結合擬建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類比工程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結果,建設單位應按照危害嚴重的類別進行管理。 建議: (1)建設單位應按照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 標準規范的要求,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應嚴格按照其制定的職業衛 生管理文件,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做好運行后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 (2)依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 158-2003)、《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號)的相關要求: ①應在產生噪聲的工作場所設置“噪聲有害”、“戴護耳器”等警示標識; ②應在錫焊工作場所設置“戴防塵口罩”、“戴防護眼鏡”、“戴防護手套”、“注意通風”等警示標識; ③應在可能產生職業性中毒的場所設置“當心中毒”、“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風”等標識。 ④根據接害崗位實際需要,由各類圖形標識和文字組合成《職業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應設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 (3)依據《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用人單位“三類人員”職業衛生培訓工作的通知》(閩衛職健函〔2020〕213號)的相關要求: ①用人單位“三類人員”(即: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接觸危害勞動者)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培訓工作,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確保“三類人員”培訓率達95%以上。 ②職業衛生培訓采取“線下培訓”和“線上培訓”兩種方式。“線下培訓”可由具有獨立法人的培訓機構組織或用人單位自行組織;“線上培訓”可由具備在線培訓、遠程視頻考核等要求的網絡平臺開展。 ③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完成規定培訓學時后,可參加線下考核和線上考核,首次考核未通過的,可補考一次。補考未通過的,需重新培訓規定學時后參加考核;考核通過后由培訓機構發放職業衛生培訓合格證明。培訓合格證明在有效期內全省范圍通用。變更用人單位的,培訓合格證明需由新用人單位確認并加蓋公章。; |